半導體芯片封裝工藝是將裸片(或稱為芯片)進行封裝,以便保護芯片、提供電氣連接和機械支撐,以及方便與外部電路的連接。下面將介紹半導體芯片封裝的主要工藝流程,以幫助您了解這個過程。

1、裸片準備
首先,從半導體晶圓制造工藝中得到的裸片(芯片)需要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。這包括清洗裸片以去除雜質、切割成單個芯片,并對其進行必要的測試和排序。
2、芯片粘合
將芯片粘貼在支撐介質上,通常使用粘合劑將芯片固定在基板上。這一步驟旨在提供機械支撐和穩定性,以便進行后續處理。
3、線路連接
在芯片上添加金屬線進行電氣連接,這些金屬線用于連接芯片的電極和其他器件或引腳。通常使用微細線鍵合技術,例如焊線鍵合或晶片內鍵合,將金屬線連接到芯片的電極。
4、密封
在芯片和線路連接之后,使用封裝材料(通常是環氧樹脂)對芯片進行封裝。密封材料包圍芯片和連接線,提供保護、機械支撐和電絕緣。封裝材料通常是通過熱固化或紫外線固化來固化和固定。
5、引腳形成
在封裝完成后,需要形成芯片的引腳,以便與外部電路連接。這可以通過切割封裝材料以暴露引腳,或使用其他技術(如針腳連接、球柵陣列等)實現。
6、測試和質量控制
經過封裝和引腳形成后,對封裝芯片進行嚴格的測試和質量控制,以確保其功能正常、性能穩定和質量可靠。這些測試可以包括電氣測試、可靠性測試和外觀檢查等。
7、成品封裝
最后,通過組裝和封裝工藝將封裝芯片與其他電子元件(如電阻、電容、晶振等)組裝在一起,形成最終的成品封裝器件。這些封裝器件通常被安裝在電路板上。
半導體芯片封裝工藝流程的目標是通過封裝和連接技術,將裸片轉化為可使用的封裝器件,并提供保護、穩定性和可靠性。封裝工藝流程中的每個步驟都起著關鍵作用,確保芯片的功能性、性能和質量達到要求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,一些新型封裝技術也在不斷演進,例如宇凡微的合封芯片,更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、還能更省成本。